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 ─ 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2024
恭喜所有得獎隊伍 :
獎項 | 學校名稱 | 參賽隊伍名稱 | 參賽作品 | 學生姓名 | 學生姓名 | 學生姓名 |
---|---|---|---|---|---|---|
冠軍(Scratch) | 培僑書院 | 代碼風暴隊 | 減廢大作戰 | 鞏嘉樹 | 歐陽梓晴 | 王梓安 |
冠軍(App Inventor) | 英華小學 | Rescue Team | 智能頭盔與監察系統 | 李晉軒 | 趙悅朗 | 楊睿謙 |
亞軍(Scratch) | 葛量洪校友會黃埔學校 | 葛小小隊 | MoveMe郁多D | 陳朗星 | 陳朗日 | 黃泳霖 |
亞軍(App Inventor) |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 Dream Team@Secps | 智識學 | 管俊熹 | 鍾啟昇 | 方德誠 |
季軍(Scratch) |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 聯小學FUN高高GO | 側側執質數遊戲 | 賴君愷 | 陳日祈 | 梁洛言 |
季軍(App Inventor) |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 | 堅叻隊 | 收廢唔收費 | 何美諭 | 李心怡 | 黃燚篪 |
優異獎(Scratch) | 英華小學 | 聾健共融 | 聾健共融 | 畢一漾 | 鍾知言 | 莫斐雲 |
優異獎(App Inventor) | 滬江小學 | SAPS雀鳥守護隊 | 聲聲驅鳥器 | 曾天韜 | 梁蔚蕎 | 朱智浩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Scratch) | 循道學校 | 循道至叻星 | 智能安全紅綠燈 | 黎睿熙 | 黃雪芹 | 譚悦謙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App Inventor) |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學校 | LSTS STEAM TEAM B | MAMA COOK | 李萬宜 | 王詩曼 | 陳樂賢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Scratch) | 英華小學 | 聾健共融 | 聾健共融 | 畢一漾 | 鍾知言 | 莫斐雲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App Inventor) | 陳瑞祺(喇沙)小學 | 通渠易 | 通渠易 | 吳梓灝 | 胡凱喬 | 朱顥熙 |
最佳編程技能獎(Scratch) | 培僑書院 | 代碼風暴隊 | 減廢大作戰 | 鞏嘉樹 | 歐陽梓晴 | 王梓安 |
最佳編程技能獎(App Inventor) | 英華小學 | Rescue Team | 智能頭盔與監察系統 | 李晉軒 | 趙悅朗 | 楊睿謙 |
最佳學科應用獎(Scratch) | 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 | Skillful Angel | 「捕」首 | 歐陽彥晴 | 陳樂榕 | 鄭穎楠 |
最佳學科應用獎(App Inventor) | 聖公會奉基小學 | FK編程小精英 | 動物大探索App | 陳彥樂 | 張顥雲 | 袁懷樂 |
最佳團隊協作獎(Scratch) |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 Scratch Lab |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Scratch Stimulator) | 陳欣希 | 張天恩 | 周靖哲 |
最佳團隊協作獎(Scratch) | 香港嘉諾撒學校 | 香港懷舊小食之謎 | 香港懷舊小食之謎 | 魏卓晞 | 林彥彤 | 鍾沅容 |
最佳團隊協作獎(App Inventor) | 滬江小學 | SAPS雀鳥守護隊 | 聲聲驅鳥器 | 曾天韜 | 梁蔚蕎 | 朱智浩 |
最佳團隊協作獎(App Inventor) | 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 | 堅叻隊 | 收廢唔收費 | 何美諭 | 李心怡 | 黃燚篪 |
比賽概述及目的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 – 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2024(以下簡稱「比賽」)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香港教育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策動(以下簡稱「大會」),以及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及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共同協辦,以及教育局及香港教育城共同支持。比賽對象為全港小學四至六年級的學生,目的是推動運算思維教育,透過編程及解難引起學生對運算思維的認識及關注,並提升學生的運算思維。藉此,學生可以運用既有的知識或工具,找出解決艱難問題的方法,增強運用邏輯思考及電腦編程技術,提升創意及創造力,並培育協作精神。
比賽規則及日程
2023 年 10 月 16 日(一) |
開始接受報名 |
2023 年 11 月 28 日(二) |
教師簡介會 |
2024 年 1 月 12 日(五) |
截止報名 |
2024 年 1 月 5 日(五)– 2 月 20 日(二) |
各隊伍透過大會提供的Google Form遞交參賽方案短片(三分鐘,不大於 300MB 的 mp4 格式) / 簡報(不多於15張投影片)、家長同意書及參賽表格,截止日期為 2024 年 2 月 20 日 |
2024 年 3 月 9 日(六)–
3 月 16 日(六) |
初賽評審 |
2024 年 3 月 26 日(二) |
主辦機構通知獲選進入決賽的隊伍 |
2024 年 3 月 26 日(二)– 4 月 5 日(五) |
決賽隊伍需於此日或之前提交
|
2024 年 6 月 18 日(二) |
決賽隊伍需於此日或之前提交
|
2024 年 7 月 13 日(六)上午 |
決賽 |
2024 年 7 月 13 日(六)下午 |
總決賽及頒獎典禮 |
比賽規則
- 參賽學校及隊伍應盡力完成比賽。
- 參賽隊伍只可提交一個參賽方案。
- 參賽方案須根據參賽組別使用 Scratch 或 App Inventor 工具開發,且能正常運行。如參賽隊伍選擇Scratch組,只可選用MIT網上版Scratch (https://scratch.mit.edu/)或MIT PRG AI Blocks platform (https://playground.raise.mit.edu/main/); 如參賽隊伍選擇App Inventor組,則只可選用MIT App Inventor 2 (https://appinventor.mit.edu/)。其他版本的Scratch及App Inventor將不被接受。
- 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學生的原創作品,及並未曾於其他比賽中使用。
- 如隊伍於作品中有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工具 (Generative AI Tools),遞交作品時需註明哪一個部分是生成的。如沒有作出註明,大會將視全個作品為隊伍之創作。如大會發現作品包含生成部分而隊伍沒有作出呈報,大會將取消隊伍的參賽資格。
- 進入決賽之隊伍需於比賽場地展示其參賽方案。
- 如需於報名後更換隊員,每隊伍只限更換一人,並必須通知主辦單位。
- 嚴禁騷擾其他參賽者及與會人士。
- 嚴禁破壞場地設施。
- 比賽場地內不准飲食。
- 參賽者不可作出任何違法或不恰當的行為。
- 如發現有參賽者違反比賽規則,相關隊伍將被取消參賽資格,而該參賽隊伍的成績亦將作廢。
- 大會保留最終裁決的權利。
參賽資格、比賽形式及評審準則
參賽資格
- 本比賽以學校為單位,而每隊參賽隊伍必須由三位學生組成(只限2023/24學年的小四至小六學生)。每間學校最多可派出五隊學生參加比賽。
- 參賽隊伍必須經學校負責的老師報名。
- 參賽者必須獲得家長或合法監護人的同意方可參與是次比賽。
比賽形式
初賽
-
參賽隊伍自行提出生活難題或學科學習的需要(請按此參看例子),並製作短片(三分鐘,不大於 300MB 的 mp4 格式) 或 以簡報形式(不多於15張投影片)描述如何使用運算思維及電腦編程技術(Scratch或App Inventor)來解釋其方案的可行性,於限期前連同家長同意書及參賽表格透過大會提供的Google Form遞交。
-
比賽將分為兩個組別進行,分別為Scratch組及App Inventor 組。每隊參賽隊伍可自行選擇參與組別,但每隊只能參與其中一個組別。
-
如參賽隊伍選擇Scratch組,只可選用MIT網上版Scratch (https://scratch.mit.edu/)或 MIT PRG AI Blocks platform (https://playground.raise.mit.edu/main/); 如參賽隊伍選擇App Inventor組,則只可選用MIT App Inventor 2 (https://appinventor.mit.edu/)。其他版本的Scratch及App Inventor將不被接受。
-
初賽將由評審團作初部評審,於每個組別選出 20 個(兩組共 40 個)最佳方案的隊伍進入決賽。
-
進入決賽的隊伍須於指定期限內把其方案優化及根據其參賽組別以Scratch或App Inventor 開發應用方案。
決賽
-
決賽隊伍向決賽評審委員會介紹方案及示範其開發的應用程式。
-
決賽評審委員會評選並於每個組別選出最佳 4 個(兩組共 8 個)方案,進入總決賽。
總決賽
-
8隊總決賽隊伍向最終評審委員會介紹方案。
-
最終評審委員會於每個組別選出冠軍、亞軍、季軍及優異獎隊伍,並在40個進入決賽的隊伍中,選出優勝隊伍頒發其他獎項(見下表)。比賽結果將於比賽當日公佈,隨即進行頒獎典禮。最終評審委員會由社會知名人士、教育界及資訊科技界專家組成。
評審準則
評審準則包括創意、創新、功能、介面設計、編程技能及科技應用,以及團隊協作。
獎項
冠軍(Scratch) |
|
冠軍(App Inventor) |
|
亞軍(Scratch) |
|
亞軍(App Inventor) |
|
季軍(Scratch) |
|
季軍(App Inventor) |
|
優異獎(Scratch) |
|
優異獎(App Inventor) |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Scratch) |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Scratch) |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App Inventor) |
|
最佳編程技能獎(Scratch) |
|
最佳編程技能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學科應用獎(Scratch) |
|
最佳學科應用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團隊協作獎(Scratch) |
|
最佳團隊協作獎(Scratch) |
|
最佳團隊協作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團隊協作獎(App Inventor) |
|
奪得以下獎項的隊伍學校,可得到:
冠軍(Scratch) |
|
冠軍(App Inventor) |
|
亞軍(Scratch) |
|
亞軍(App Inventor) |
|
季軍(Scratch) |
|
季軍(App Inventor) |
|
優異獎(Scratch) |
|
優異獎(App Inventor) |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Scratch) |
|
最具創意及創新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Scratch) |
|
最佳功能及介面設計獎(App Inventor) |
|
最佳編程技能獎(Scratch) |
|
最佳編程技能獎(App Inventor) |
|
最佳學科應用獎(Scratch) |
|
最佳學科應用獎(App Inventor) |
|
- 以上各獎項的優勝隊伍,其各隊員均會獲頒發奬牌/獎狀及獎品。
- 獲得冠、亞、季軍的優勝隊伍均會獲頒獎座。
每位進入決賽之參加者,可得到:
- Check Point 贊助 Check Point ZoneAlarm Extreme Security Next-Gen (一裝置, 一年)
- 價值二百元書券
- 獎狀
參賽辦法及其他資料
參賽辦法
請於 2024 年 1 月 5 日(星期五)或之前由負責老師填妥網上報名表並進行遞交。
其他
1. 所有參賽作品的版權均屬參賽者所擁有。
2. 大會保留詮釋、解讀和修改比賽章程的權利。
3. 大會有展示學生作品的權利。
查詢
電話 : 2948 8554 電郵:ctcompetition@eduhk.hk
常見問題
問: 參賽隊伍能否由不同年級的學生組成,例如兩位小六學生加一位小四學生?
答: 可以的。參賽隊伍的三位學生可以由小四至小六的學生自由組成。
問: 能否上載短片至Youtube, Vimeo 甚至以 USB Drive 遞交參賽方案短片?
答: 不可以。參賽作品必須透過大會提供的 Google Form遞交。短片的格式是mp4,不可大於300MB。
問: 決賽和總決賽於同一天舉行,進入了總決賽的參賽隊伍是否只需要用於決賽的演示方式再演示一次?
答: 是的。如參賽隊伍覺得在決賽時表現未如理想, 可在總決賽加以改善及努力。
問: 在決賽及總決賽當天,除了廣東話外,參賽隊伍可否用英語或普通話介紹作品?
答: 可以的。
問: 在那裏可下載家長同意書及參賽表格?
答: 2023年10月16日(一)開始可於網上報名。報名時只需提供參賽隊伍的三位學生姓名及班別,負責老師聯絡資料等等。成功報名後,參賽隊伍將收到大會寄出的確認電郵,電郵會附上比賽章程、家長同意書、參賽表格及用作提交參賽方案的Google Form。請於2024年2月20日前填寫好Google Form,並透過Google Form遞交參賽方案短片(三分鐘,不大於 300MB 的 mp4 格式) / 簡報(不多於15張投影片)、家長同意書及參賽表格。
問: 有沒有界定生活難題的範圍?
答: 沒有。生活難題範圍很廣闊的,可以是家裏、學校及社會等。參賽隊伍也可從父母、老師、學生、傷健人士、寵物及用家等不同角度去想想日常生活會遇到的問題。請按此看範例。
問: 在初賽,評審團會評審剪片技巧及拍攝效果嗎?
答: 不會。參賽方案短片主要描述生活難題及其解決方案,並如何運用運算思維及電腦程式設計技術來解釋其方案的可行性。
Q: 開發的應用程式能否接駁外部裝置或感應器,如mBot, Arduino, METAS等?
答:大會並不反對把應用程式接駁到外部裝置或感應器,但請留意如參賽隊伍選擇Scratch組,只可選用MIT網上版Scratch 或MIT PRG AI Blocks platform; 如參賽隊伍選擇App Inventor組,則只可選用MIT App Inventor 2。其他版本的Scratch及App Inventor將不被接受。
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2023花絮
媒體報導
有關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
為啟發學生數碼創意,從小培養他們主動運用科技造福人群,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並由香港教育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香港城市大學共同策動。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畫連結在本地教育家及世界頂尖學者,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材、學習平台、以及專業培訓。由2016年起,已支援178間小學及過千名教師,並讓超過73,000名高小學生受惠於運算思維學習課堂。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畫讓每位學生能動手動腦愉快學習,為瞬間萬變的數碼未來做好準備。研究顯示,曾參與「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畫的同學較其他同級學生的解難能力高達兩倍。四年先導計畫的成績有目共睹,第二階段已於2020年開展,以推動運算思維教育普及化為目標。按此了解詳情。